6月28日,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第45期“經濟法30人論壇”暨“中國式現代化與經濟法總論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杭州成功舉行。本期論壇由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主辦,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承辦,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3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本期論壇。
28日上午會議由開幕式、大會基調發言、總論壇主題發言三階段組成。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朱一飛教授主持。副校長王斌銳代表承辦方致歡迎辭,他介紹了中國計量大學的發展情況和經濟法學科建設發展歷程、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近年主要工作成效。他指出,學校十分重視并支持法學學科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市場監管法治領域學術高地,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貢獻“計量之力”。

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張守文教授代表主辦方致開幕辭,對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計量和標準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治理的重要制度工具,希望中國計量大學經濟法學科能在計量和標準等經濟法治領域做出更加亮眼的貢獻。

與會專家共同觀看了中國計量大學宣傳片并合影留念。

開幕式結束后,張守文教授以“經濟法理論研究的當代使命”為主題作大會基調發言。他指出,經濟法的理論研究已有百年歷史,改革開放以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經濟法理論研究已達到空前規模和水平。他強調,中國經濟法學理論研究的當代使命應從理論生存轉向理論發展,重點圍繞基于國家現代化目標有效解釋和指導經濟法治實踐、建構經濟法學自主知識體系、培養經濟法人才和提升公眾經濟法意識等重要任務展開,回應“技術-經濟”的發展要求,并由此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國家現代化的發展目標。

大會主題發言由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王全興教授主持。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大學法學院李友根教授,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王先林教授,重慶大學法學院院長靳文輝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劉紅臻教授,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陳婉玲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何錦前教授,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朱一飛教授分別作主題發言。西南政法大學期刊辦公室主任邵海、《浙江社會科學》雜志社研究員陳亞飛、《浙江學刊》雜志社編輯王莉就主題發言作與談分享。
28日下午會議設置“經濟法學總論的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經濟法治現代化”兩個專題分會場。
分會場一以“經濟法學總論的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為研討專題。

第一單元由李友根教授主持,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蔣悟真教授以“經濟法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為題作專場發言,王全興教授、王先林教授、上海政法學院副校長鄭少華教授就專場發言主題作與談分享。深圳大學法學院葉衛平教授,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朱一飛教授、彭飛榮教授等在自由討論階段分別發言。
第二單元由彭飛榮教授主持。鄭少華教授,葉衛平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張東副教授,中山大學法學院鄧偉副教授,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葛方林副教授,中國計量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汪湖泉博士,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趙鑫博士,湖南大學法學院林慰曾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陸瑤分別作主題發言,《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常務副主任沈麗飛、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彭運朋副教授就主題發言作與談分享。
分會場二以“經濟法治現代化”為研討專題。
第一單元由浙江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學院王健教授主持。武漢大學法學院孫晉教授,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王倫剛教授,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冀瑜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吳桂德副教授,浙江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學院金幼芳副教授,安徽大學法學院李鑫博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毛立琦博士分別作主題發言。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孫笑明教授,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張妮副教授就主題發言作與談分享。
第二單元由江蘇警官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蔚文教授主持。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陳兵教授,福州大學法學院黃彥欽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蔣博涵特聘副研究員,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黃麗博士,中國政法大學胥智仁博士,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喬韻,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劉珅,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吳曉晴,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梁金鋼分別作主題發言。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粟瑜副教授,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洪瑩瑩副教授就主題發言作與談分享。
大會閉幕式由李友根教授主持,王全興教授作大會總結。
“最是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本期論壇在“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西子湖畔畫上圓滿句號,也為中國經濟法學理論研究“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未來發展留下了精彩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