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 1:30分,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系在賽博北樓B106教室舉行了第二場學術講座。學術講座請邀潘巨龍高級工程師、譚勁博士后和徐文龍博士作主講。
潘巨龍老師剛到德國學習工作半年。首先,潘老師介紹了他在德國學習工作期間對德國同行搞科研的感受和經驗,他總結了值得我們學習的五點體會:①工作作風嚴謹、一絲不茍;②注重與工業界的緊密合作,重視怎么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應用到實際生產生活當中;③重視基礎研究;④訪問、講學、交流機會較多,重視和院校、其它科研單位的交流;⑤工作用正版軟件,不用盜版軟件,尊重知識產權。其次,潘老師還就其研究的新領域?D?D無線傳感器網絡做了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協議、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體系結構、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以及無線傳感器網絡國內外的研究和反展現狀。
譚勁老師是我校剛引進的博士。首先,他介紹了信息技術發展的三個常用定律以及未來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然后就其一直研究的多媒體技術的兩個應用領域?D?DInternet上流媒體傳輸和基于內容的多媒體信息檢索做了介紹,對于這兩個領域的各個研究方向分別從其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現狀以及的未來研究的方向做了詳細的闡述。
徐文龍博士10月份參加了第八屆全國計算機系主任論壇。他先介紹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規范制定討論會》中形成的“規范”初稿(已經提交國家教育部審批)的基本內容,主要是讓大家明確未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發展方向;然后結合本系自身學科建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個人的一些意見和看法;最后還跟與會的領導、老師和學生就我們系今后的學科建設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這次講座大家感覺有很多的收獲。從潘老師在德國工作的親身體會,我們了解到國外同行進行科學研究的現狀,好多東西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譚勁博士的報告不僅讓我們拓展了知識面,而且從另一個層面告訴我們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什么領域什么方向,都必須了解要研究問題的目的,研究方向的反展現狀以及未來這個方向還有什么東西值得研究。這樣我們做科研就有的放矢,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徐博士的報告讓大家進一步認清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找出了本系學科建設的問題和不足,明確了未來幾年學科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