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我校“翔宇學術講壇”第九講在翔宇樓202教室舉行,我校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宮杰教授以《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進展》為題與廣大師生進行了交流。校長林建忠、學科教師和我校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講座。
宮杰教授指出電池是一種利用電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化學能--電能之間轉換的儲能裝置,根據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一次電池和二次電池,鋰離子電池就是一種二次電池。電池在照明、醫療器械、電動工具等方面應用廣泛,對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和經濟意義。
他對鋰離子電池的結構示意圖、設計思想、組成、工作原理和電極反應等進行介紹,并對鋰離子電池的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高、自放電速率低、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和環保等優點做了強調。在介紹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現狀時,宮杰教授指出,大多數可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活性正極材料是含鋰的過渡金屬化合物,而且以氧化物為主,目前已用于鋰離子電池規模生產的正極材料為LiCoO2,LiNiO2和LiMn2O4。此外,他還對鋰離子電池正極的層狀結構材料、尖晶石結構材料和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等的優點、研究進展、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等做了說明。他指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仍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廣大教師和學生可積極投身該領域的研究,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認真開展科學研究,積極創新,爭創標志性成果,為學校和國家爭光。
在聽眾互動環節中,宮杰認真回答了林建忠校長、學科教師和學生們的提問,良好的學術交流對活躍學校的學術氛圍具有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