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文精品无码欧美综合小说,欧美重囗味成人无码区,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福利电影,欧美视频一区

[中國教育報]中國計量大學 聚焦“雙碳”目標 加強“碳計量”人才培養

添加日期:2025-02-28 10:03:23 閱讀次數:

2月28日,《中國教育報》發表我校黨委書記徐江榮署名文章《中國計量大學 聚焦“雙碳”目標 加強“碳計量”人才培養》。全文如下:

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正式提出“雙碳”目標,并圍繞“雙碳”目標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22年2月,浙江省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浙江省實現“雙碳”目標提出了要求、指明了路徑。

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總量。“碳計量”作為“雙碳”目標的底層驅動和綠色低碳發展的“眼睛”,為碳排放、碳減排、碳清除和市場化機制等標準制定提供量值依據,是實施檢驗檢測的技術基礎,在促進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協同運行中發揮著核心功能,“碳計量”人才培養對“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在此背景下,中國計量大學作為一所以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和檢驗檢疫為辦學特色的高等院校,知責于心、擔責于肩、履職于行,學校堅持特色教育,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圍繞國家“雙碳”目標,積極發揮計量特色學科與專業優勢,深入推進“碳計量”交叉學科領域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全面布局

凝聚“碳計量”育人合力

2017年3月,學校高站位成立“工業碳計量研究所”;2022年4月,成立“碳中和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2024年1月,成立能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同時加掛“碳計量學院”牌子,進一步凸顯自身辦學特色和優勢,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筑牢實現“雙碳”目標的學科和平臺基石。

學校聯合浙江浙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組建浙江省工業碳計量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參與組建并獲批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碳計量”技術創新中心、河南省“碳測量技術與高端儀器裝置”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智能化流體精密計量輸送裝備”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高能級平臺。學校成功舉辦2022年環境計量與生態修復技術國際研討會、2023年碳測量與核算技術交流與培訓會議、2024年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參與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和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聯合體組織的《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發展藍皮書》編寫工作。

學校積極服務“雙碳”目標,已與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國家碳計量中心(廣東)、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國家碳計量中心(山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建立了定期合作交流機制。學校不斷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意大利卡梅里諾大學合作申報“資源與環境”中外合作辦學碩士項目,與德國馬格德堡大學簽署國際交流合作項目協議,與巴基斯坦真納大學簽署“碳中和環境修復技術聯合實驗室”共建合作協議。

大格局驅動大作為,學校聚焦“雙碳”目標,統籌規劃、全面布局,凝聚“碳計量”育人合力,以強實力釋放高活力。

靶向發力

深化“碳計量”教學改革

針對“雙碳”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的痛點與難題,學校找準解決問題的支點和突破口,提出并實踐“知識結構與發展需求相統一,多元協同與實踐創新相統一”的人才培養理念,打造了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微專業并舉的多元協同育人新模式,匹配“雙碳”引領下的工程實際與產業需求。

基于知識模塊構建與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學校在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培養中增設“能源計量與碳計量”方向,在能源動力工程和環境工程等本科專業開設“碳排放核算方法學”“能源計量技術”“能源計量系統課程設計”等9門“雙碳”系列特色課程,編制了“碳計量與節能評估”“碳計量方法與實踐”“工業過程的節能降碳技術”等14門“雙碳”課程的教材和講義,豐富拓展“雙碳”知識結構內容與內涵。同時,打造一支由碳排放審計師、碳排放管理師、碳計量認證師等組成的“雙碳”教學特色師資隊伍,打通“雙碳”目標賦能傳統專業的知識通道。

學校主動布局工業碳排放計量技術、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和減污降碳技術等學科方向,近5年,獲省部級獎勵14項,在《自然》等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85篇,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發布國家標準11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等項目64項。自2022年開始招收資源與環境專業和能源與動力專業碩士研究生,獲批“電力與能源裝備”浙江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開設“新能源與碳中和”和“碳計量與碳中和”微專業,與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17個,開展“碳計量+X”實訓,邀請行業企業專家來校授課或舉辦講座30余次,教師帶領學生赴行業企業開展實習實訓累計800余人次,有效促進產科教融合,提升學生“雙碳”知識運用實踐能力。

“三位一體”

培育“碳計量”創新人才

學校聚焦能源與環境等領域“雙碳”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需要,開發了以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案例引領、以賽促教、思維開拓”“三位一體”的教學新舉措。依托產教融合積累的“雙碳”案例,建立貫通“知識中心”與“能力中心”兩個中心點,開展案例引領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索創新內驅力;基于科教融匯,將科研資源轉化為教學、競賽和科創資源,構建“基礎類、專業類、應用類”和“學院級—學校級—省級—國家級別”的“三類型、四層次”聯動競賽體系,以賽促教,豐富學生實踐創新途徑;以始業教育、專家講座、企業實習、主題實踐、國際交流“五維并舉”拓寬學生視野,開拓創新思維。競賽科研成果顯著,65%以上的本科生參加學科競賽和科技項目,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低碳循環科技創新大賽等20余個高水平學科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135項。學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等發表學術論文10篇,公開或授權國家專利16項。畢業生繼續深造比例和質量穩步提升,近3年學生升學率均超40%。

這是中國計量大學在“碳計量”人才培養實踐探索中的厚積薄發,一項項創新,一次次突破,彰顯特色,厚植優勢,不斷向著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未來,中國計量大學將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緊緊抓住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和檢驗檢疫的“老本行”,積極探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堅實支撐。

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5-02/28/content_144747_18300717.ht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