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市場信息報》發表我校教師杜通波署名文章《新時代“立德樹人”視角下 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探究》。全文如下:
“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高校在資助工作中不僅要關注物質層面的幫助,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引導和價值觀的培養。因此,探究新時代“立德樹人”視角下的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對于提升資助工作的實效性和育人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一、精準資助與個性化發展相結合
高校在實施資助工作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多元需求,以實現精準資助與個性化發展的有機結合。通過建立完善的數據分析系統和家庭經濟狀況調查機制,高校可以準確掌握學生的經濟背景、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信息,從而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資助方案,這種精準化的資助不僅能夠確保有限的資源得到最高效地利用,還能夠避免資助資源的浪費和錯配,真正幫助到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學生。在實施精準資助的同時,高校還應注重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發展支持。這種支持不應局限于單純的經濟援助,而應該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規劃。例如,高校可以為學生量身定制職業規劃指導,幫助他們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針對學業方面的需求,可以組織專業教師或高年級優秀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學業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高校還應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中心,為學生提供及時、專業的心理支持和輔導。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開設多樣化的選修課程、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探索和能力培養的機會。例如,可以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項目;組織文化藝術活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開展體育競技,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這些個性化的發展支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質,還能夠激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德育融入資助全過程
在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高校的資助工作不應僅限于解決學生的經濟困難,更應將德育教育融入資助的全過程,實現物質資助與精神引導的有機統一,這種全方位、多維度的資助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在資助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高校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在發放助學金或獎學金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或志愿服務,讓他們在付出勞動和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會到社會的溫暖和自身的價值。這種實踐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還能夠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獲得的資助不僅是一種經濟支持,更是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和信任。同時,高校可以結合資助工作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例如,可以邀請優秀校友或社會知名人士進行報告會,分享他們從貧困學生到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可以組織受助學生參與社會調研活動,深入了解國家的扶貧政策和成效,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
三、創新資助方式與激勵機制
在新時代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中,創新資助方式與激勵機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這不僅能夠提高資助工作的效率和精準度,還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促進其全面發展。高校應該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資助方式,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以此推動資助育人工作向更高層次發展。在資助方式創新方面,高校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設立多種類型的獎助學金,例如,可以設立學習優秀獎學金、科研創新獎學金、社會實踐獎學金等,覆蓋學生發展的各個方面。這種分類資助不僅能夠激勵學生在不同領域努力進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意識。同時,高校還可以設立創新創業基金,為有創業意向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提供資金支持,鼓勵他們將自己的創意付諸實踐,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此外,高校還可以探索“助學貸款+就業推薦”的資助模式。通過與企業合作,為接受助學貸款的學生提供優先就業機會或實習崗位,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職業發展路徑。在激勵機制方面,高校應該建立一個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這個體系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他們在科研創新、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的表現。例如,可以設立“綜合素質獎學金”,綜合評估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務方面的表現,鼓勵學生全面發展。高校還可以建立“學業導師制”,為每個受助學生配備一名導師,不僅指導學生的學業發展,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個人成長。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發展計劃,幫助學生明確目標,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這種一對一的指導不僅能夠提高資助的精準度,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為了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高校還可以設立“自助互助”項目,鼓勵受助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如圖書館管理、校園環境維護等,既能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責任感,又能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資助,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立德樹人”視角下的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強調精準資助與個性化發展的結合,注重德育教育的全過程融入,以及創新資助方式與激勵機制的構建。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助于更好地實現資助育人的目標,培養出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鏈接:http://sz.scxxb.com.cn/content/2024-12/16/02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