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診兒”好用嗎?近日 ,中國計量大學“安診兒”調研實踐團在杭州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20天里,他們走訪了7家在杭醫院,以問卷調查、實地訪談、就醫全流程考察方式,就患者在使用“安診兒”過程中的感受和問題進行充分調研。
“健康有問題,先找安診兒。”2023年11月15日,浙江省衛健委聯合支付寶以“亞運數字人”為核心技術,發布了全國首個可陪診的“數字健康人·安診兒”,為居民提供包括智慧導診、預約掛號、在線取號、院內導航、掃碼支付、報告查詢、復診續方等一系列醫療就診服務。
不過,實踐團成員也發現,浙江省內所有三甲綜合性醫院及全國前100強醫院(排名根據《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23)》)共157家醫院的智慧服務情況顯示,各個醫院普遍具有預約掛號、智慧就醫等相關技術運用,為民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就醫方式。
“每個人都會經歷看病就診,但診前、診中、診后這些環節的體驗是否便利,這與怎么就診、有什么服務來輔助就診等因素息息相關。比較各大醫院內的其他‘智慧服務’與‘安診兒’的異同點是什么、找出就診者選擇使用兩者的程度上為何有較大差異的原因是團隊調研的主要方向。” 尹競陽是“安診兒”調研實踐隊隊長,他說,在各家醫院都有各自的智慧服務時,“安診兒”還有什么可以勝出的地方,也是他們此次調研的重點。相比之下,“安診兒”最大的勝出點在于有陪診服務。
為此,實踐團隊以網絡問卷形式線上發放“安診兒等數字人及其在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應用”問卷,并回收來源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有效問卷7900份,其中回收來自浙江的有效樣本1780份。
尹競陽說,從問卷調查來看,人們在享受醫療技術服務帶來便利的同時,擔憂個人信息的安全,并且人工智能對報告的識別、就診前初步病情并提供導診是否準確,對患者問題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并有邏輯準確地回答,是影響患者是否使用的突出因素。
團隊指導老師劉鑫燕說,這次調查讓學生以智慧醫療為切口,感受到了當前智慧醫療建設發展現狀、了解發展中面臨的普遍問題與挑戰。“我們也在想,那么多的App對于患者來說有沒有必要?有沒有可能讓浙江所有醫院的服務都納入到一個App上來,形成一個強大的網上醫療服務團,讓檢查結果、開藥等透明化且通用,讓‘看病難’變得輕松。”相關的結果,團隊成員也會進一步梳理出來供相關部門進行參考。
鏈接:https://ori.hangzhou.com.cn/ornews/content/2024-08/19/content_8775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