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文精品无码欧美综合小说,欧美重囗味成人无码区,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福利电影,欧美视频一区

[浙江教育報]讀書應是一種生活態度

添加日期:2023-12-26 15:22:45 閱讀次數:

12月22日,《浙江教育報》發表我校教師郎杰斌署名文章《讀書應是一種生活態度》。全文如下:

連續10年,“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具體表述從“倡導”到“大力推動”再到“深入推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一項重要舉措。

閱讀活動本質上是人類就自身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結果編碼、記敘表達的意義再生成活動,是為達到“以知”目的的人(讀者)對“可以知”的物(讀物)的認識和把握。

閱讀是更新知識、傳承文明、提高民族素質的基本途徑,全民閱讀關乎國家文化繁榮發展、綜合國力提高、社會文明進步,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閱讀可以增廣見聞,教化人心;可以洞察人類的行為模式,學習他人的生活經驗,學會體諒與包容;可以從中學習技能、提高素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還可以減輕壓力、放松心情,使人感到愉悅與健康……閱讀兼具學習與休閑的功能,可以發展成優良的終身興趣。

人人學會閱讀、熱愛閱讀、自覺閱讀,能夠提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讓閱讀融入生活日常,作為個體一種自覺行為和生活習慣,將有效深化全民閱讀活動,進而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目標。

一、閱讀生活化是根植于中華大地的優秀文化傳統

半耕半讀、耕讀傳家是中國傳統家庭普遍的生活方式,耕讀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中國古代先賢推崇的生活態度。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強調讀書學習的日常化、生活化。

三國時期魏國著名儒宗董遇,不善言辭但好學愛讀,推崇讀書“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勸導人們利用農閑時光讀書。

宋代大文豪蘇軾從小即樹立“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信念,崇尚“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價值追求,一生享受讀書、作文之樂。

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確立人生“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圣賢”,認為常人能夠通過讀書學習“致良知”。

二、閱讀生活化是習近平總書記閱讀觀的重要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讀書,他說:“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倡導全社會要加強讀書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

推進閱讀生活化是很多文明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措施。二戰以后,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國之所以能迅速躋身發達國家之列,一個重要原因是高度重視教育和全民閱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這些國家的國民閱讀率也同步提高。新加坡在20世紀70—90年代的經濟騰飛時期,國民追逐的成功標準是以財富為主要內容的“5C”價值觀:現金(Cash)、信用卡(Credit card)、汽車(Car)、私人公寓(Condominium)和鄉村俱樂部會員證(Country club membership)。

新加坡人因此被認為是物質主義的“經濟動物”,缺乏理想信念和公德意識。于是,新加坡政府決心通過閱讀來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提倡精神上的5C標準:品格(Character)、文化(Culture)、禮貌(Courtesy)、社區(Community)與獻身精神(Commitment)。1994年,新加坡出版《圖書館2000年》報告,強調文化才是生活的本質,致力于把新加坡建設成為一個“善于學習的國家”。

新加坡國家圖書管理局制定終身閱讀推廣策略,組織推動全民閱讀活動。2016年,新加坡設立全國閱讀日,促進閱讀融入國民生活。

閱讀是人類特有的、極具個性化的行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激發公眾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公眾生活的一部分,必將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加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作者為中國計量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副館長、研究館員)

鏈接:http://www.zjjyb.cn/html/2023-12/22/content_45456.ht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