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一場豐富的文化展覽,又是一堂精彩的思政課。“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中國共產黨浙南紅軍第十三軍第三團有各式槍支九百多支,土炮多門,手提機槍四挺,是紅十三軍三個團中武器最精良的一個團……”跟隨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90、00”宣講團的講解,一件件革命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躍然浮現在現場師生的眼前。5月8日,“紅船從‘浙’里起航——‘革命文物進高校’大型巡展”走進我校,校黨委副書記程剛出席開展儀式并致辭。“90、00”宣講團生動講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讓在場的100余名師生“沉浸式”感悟崢嶸歲月,感受革命精神和紅色文化的魅力,將生動的思政課搬到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包括革命火種在“浙”里燃起(1921—1949)、新中國在“浙”里見證(1949—1978)、改革開放“浙”里先行(1978—2002)、新征程“浙”里譜寫新篇章(2002至今)四個單元,展示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誕生,到“四千精神”開啟浙江改革開放之門,再到“八八戰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重要決策、重要思想論述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突出展現浙江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在百年黨史中的重要地位。



“有幸沉浸式體驗了一場思政實踐課,通過現場跨越歷史長河而來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張張歷史圖片和一段段文字描述,我仿佛身臨其境般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在浙江的百年風華歷程。”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研究生陳星好聽完講解后感觸頗深,“印象最深的還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正是這本只有兩萬八千多字的小冊子,為中國共產黨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來自標準化學院的2022級本科生方佳佳激動地表示,通過這次參觀體驗,切身感受了浙江這片紅色沃土的百年創新創業史。
講解團成員張文慧也有自己的感悟,“我們應該從這些榜樣薪火所散發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光熱,爭當有志青年,敢當有識青年,肯當有為青年。以堅如磐石的初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做實現中國夢的參與者、奮斗者、貢獻者。”
“這樣的思政實踐課程對于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次全新的、難忘的體驗。”思政課教師周心逸說,“通過參觀革命文物,聆聽專業講解,他們更加真切地觸碰到了歷史的脈搏,也更為深刻地理解了中國故事。在見證紅船如何起航的同時,理想、信念的航船也在他們青春的心靈里揚起風帆。”


據悉,此次巡展將在我校嘉量大會堂一樓大廳持續至5月14日。活動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文物局主辦,浙江省博物館、中國計量大學宣傳部承辦,以“革命文物”為載體,遴選了100件具有辨識度的浙江革命文物講述中國共產黨在浙江的百年風華,精心打造“紅船從‘浙’里起航”主題展覽,并上線數字云展,現場還設置了不同的展教互動活動,如版花拓版體驗、掛飾制作等,通過“定制式展陳+數字云展+配套展教活動”的方式,讓革命文物真正走進高校,走近青年。
“革命文物承載的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讓革命文物走進高校,走近青年,這是革命文物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發展,更是當前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一次生動實踐。希望本次巡展能夠成為廣大師生學習浙江黨史和改革發展史生動的思想政治‘大課堂’,成為學習的‘源頭水’,思考的‘活教材’,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程剛說。